在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高质量人才稀缺、人才培养周期长、人才培训体系缺失等发展瓶颈。3月28日,“SEMI中国英才计划领袖峰会”聚焦半导体产业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等议题探寻解决之道。
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在欢迎致辞中对各位演讲嘉宾、专家、与会的观众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三个要素最为关键。即“市场是王道、创新是正道、人才是上道。”人才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最关键因素。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长期契机就是人才,政府、高校、企业应通力合作,不遗余力加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以及留住人才,以保障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力和持续发展。居龙勉励更多的年轻人才加入到产业中来。居龙呼吁,以热情、坚持与耐心践行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他也呼吁企业摒弃恶性竞争,杜绝互挖人才。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在“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发展的趋势和分析”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24年强势复苏,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上海在全国半导体产业版图中占重要地位,产业营收规模占全国逾20%。从人才角度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总量从2017年的40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61.4万人,但增速逐渐放缓。未来,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但结构需求发生变化。跨界及配套服务产业人数将快速增加,人员流动率趋于健康,AI的普及将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提出新的挑战。
郭奕武建议重构产学研用链,如在学校要对学生课程内容动态调整、跨学科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工具创新等,同时要营造良好生态氛围,提升公众对产业的认知度。加强产教融合,完善政府人才政策。解决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强重点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上海新微创源孵化器董事长兼总经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兼半导体专委会主任任佳在“孵化未来产业 培育新质人才”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突破性、颠覆性和前沿性的技术驱动,像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都属于未来产业的范畴。而孵化器的使命是培育能够穿越技术、产业、资本周期的“新质创业人才”。新质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紧跟前沿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从独特视角敏锐捕捉机会;同时需要拥有跨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还应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跨领域协同合作能力,以实现迭代与协同。
任佳指出,孵化与培育新质人才的过程可以分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跃升阶段,对应着三段式创业进化路径,包括资本融合、商学训练和共创机制。
会上还举行了《创智融资并购营》发布仪式。《创智融资并购营》是一门别具一格的“懂半导体的资本课”。它由新微创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阿仁加速器三方强强联合精心打造。杨浦区科技经济委金融管理科科长王柏春、新微创源孵化器总经理任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共同开启了这个 “产学投协同”创新项目。
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转型升级,离不开资本、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紧密联动。我们满怀期待,通过《创智融资并购营》这一优质平台,助力更多企业精准探寻到属于自己的“并购最优解”。
圆桌论坛由科意半导体设备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兼总经理,求是缘半导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若松主持。嘉宾包括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EDWARDS中国区客户中心总经理许坚、上海新微创源孵化器董事长兼总经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兼半导体专委会主任任佳。嘉宾们就“中国半导体产业人才的供给是否平衡,缺口在哪”、“企业、学校、政府、协会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和助力人才供给”、“怎样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来适应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等主题进行了积极地分享和探讨。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重大挑战,为了帮助产业吸引更多的半导体优秀人才,SEMI全球推广“英才计划”(WFD, Workforce Development),与半导体业界以及政府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以及留住人才的方式来保障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力和持续发展。SEMI U大学堂提供500百多种线上课程,以高效灵活的方式为产业专业认识提供半导体培训课程,提升技术能力。此外,SEMI中国在SEMICON China现场还开辟了WFD(英才计划)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