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设计制造

英诺达:聚焦静态验证方向 以低功耗设计为切入点

来源:大半导体产业网    2025-01-03
除了工具本身,英诺达也提供云平台服务,以共享资源的方式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和技术门槛。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受到限制的当下,英诺达创始人、CEO王琦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路径比作登山,如果别人已经走过一条路,我们跟着走,那自然是成本最低且最安全的选择。但现在这条路不让走了,我们必须寻找其他的路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雄心壮志,为了成功登山,需要准备好登山包,这里的登山包就是EDA工具。其实现在大家的目标很清晰,那就是要自己干,保持雄心壮志还要有技术和底气作为支撑。

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EDA解决方案,包含了三部分:自研的EDA软件、硬件验证的云平台、设计服务,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卓越的EDA解决方案。

谈到数字芯片验证服务提供商,首先印入脑海的会是EDA三巨头,旗下产品在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占有率超过八成,其他EDA品牌要与之竞争,免不了要对标全球EDA三巨头的产品。

对此,王琦认为,要让客户放弃现有的三大EDA厂商工具,国产EDA必须专注在某些方面形成局部的、明显的优势,如稳定性或高性能,并在某些点工具上形成差异化,再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及时的客户支持,展示工具的独特价值,逐步吸引客户转移。

在王琦看来,国内EDA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不否认国内的发展与海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不同,是合理的差异,且需要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我们不应立即否定这一现状,认为它必然是不好的。

关于并购,王琦指出,EDA巨头一路发展并购了上百家公司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看到了结果,并不清楚其中的过程,从客观数据上看,其并购过程中有70%是失败的,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人员、技术整合等等。

并购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消除竞争对手;二是获取被并购公司的客户基础购买现有的客户(Revenue);三是购买已验证的技术(Proven Technology),这实际上也是为了增加未来的营收。总的来说这三个目的都是为了推动自身业绩的增长。

“现在,再来看国产EDA的现状。面对众多EDA企业,我们是否具备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壮大的能力?我认为,目前时机尚未成熟。当前国内EDA公司应该各显神通,齐头并进,在各个领域打造出有竞争力的点工具,确保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只有在实现这些基本目标后,自然而然会发生并购等情况。

英诺达的EDA业务主要聚焦于静态验证方向,并以低功耗设计为切入点。静态验证与动态验证相辅相成,能够发现潜在的逻辑错误、设计不一致性、违反设计规则等问题,避免了在设计后期中才发现缺陷带来的高昂修复成本,降低流片风险。迄今为止英诺达已经推出了6款面向数字电路的静态验证和分析EDA工具。

RTL Signoff方面,英诺达的ECDC可以解决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常见的跨时钟域和跨复位域问题。而ELint则能够发现设计代码中潜在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并提供基本的语法、语义和规范检查。

除了工具本身,英诺达也提供云平台服务,以共享资源的方式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和技术门槛。

英诺达重视产学教研合作。“国内EDA发展滞后的一大原因是人才培养没跟上,虽然我们作为小公司无法投入大量精力,但我们可以在局部领域与高校合作,包括授课、讲解难点、提供工具等,激发学生对EDA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然地进入EDA行业,为行业注入新血液。王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