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微软人工智能公益项目(Microsoft AI for Good)发布的一篇论文概述了一项实验,该实验有超过 1.25 万名全球参与者,进行了 28.7 万次图像评估,结果显示人类辨别 AI 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的整体成功率仅为 62%,这表明人类在识破这些虚假图像方面的能力仅略高于随机猜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研究发现,在各类图像中,参与者最容易识别出虚假的人像图像,但面对自然景观和城市街景等非人物图像,辨别成功率大幅下降至59%-61%。这表明人类在区分AI图像时的困难,尤其是那些没有明显人工痕迹或风格线索的图像。
实验采用“真实或虚假”问答游戏的形式,参与者需判断所见图像是否由 AI 生成。为确保测试贴近现实场景,研究团队刻意避免挑选极具迷惑性的“极端案例”,而是选取了人们在日常网络浏览中可能真实遇到的图像样本。研究同时强调,随着 AI 技术持续进步,未来模型生成的图像将更加逼真,辨别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基于研究结果,微软呼吁加强技术透明度,推动广泛采用图像水印和可靠的 AI 内容检测工具,以降低 AI 生成内容引发虚假信息传播的风险。此前,微软已发起公众教育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对 AI 伪造信息威胁的认知。
研究团队还测试了微软自研的 AI 检测工具,该系统在各类图像上的识别准确率均超过 95%,远高于人类表现。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强调,即便是先进的机器检测手段也并非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