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英特尔超能云终端解决方案峰会10月13日在杭州举行。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及渠道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郭威在开场致辞表示,过去的一年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在基于深挖场景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在整个超能云终端解决方案当中,把云边端更好的有机融合在一起。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发布超能云终端2.0,希望通过英特尔提供的技术模块组件,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合作伙伴、客户的合作,更好地服务中国各个行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的需求。
英特尔超能云终端UCC包含了IDV(智能桌面虚拟化)和TCI(透明终端架构)两种方案,相对于传统VDI云电脑方案,英特尔超能云UCC方案下,其算力在终端,而其中IDV技术方案支持虚拟机,TCI客户端保存镜像和数据缓存,都能帮助摆脱传统云终端VDI技术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从原理上来说,英特尔超能云终端UCC可以允许客户根据实际工作负载情况、灵活选择配置。保留用户个性化配置的同时,能满足不同企业业务对终端设备的使用需求。相比于传统的VDI云终端方案,在摆脱了传统方案过度依赖网络缺点的同时,保留了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其不管是在管理便利性、稳定性,还是在外设兼容性以及个性化配置方面,更加适合今天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效率的提高。
郭威透露,英特尔的UCC初衷是满足各行业客户终端的需求,而这两年更多地变成云边端融合。这些年随着行业的发展,有很多场景都需要用到超能云终端不同的技术。为了帮助客户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运维效率,UCC 2.0把云边端都做了深度融合,希望利用超能云终端2.0的参考设计来服务于各行业
作为UCC初始合作伙伴锐捷网络云桌面事业部产品总经理曲景洋介绍,UCC联盟已经有26家厂商,特别希望看到未来有更多厂商和合作伙伴。
据英特尔专家介绍,最早发布的版本中UCC包括两个技术,TCI和IDV。当时在云端有两套不同的管理系统,在终端也有两套不同的架构和不同的终端系统,中间包括镜像分发、管理等方面,都是分割的。而UCC 2.0将云端的管理控制台以及终端,包括中间的架构机制,如分发、镜像等都做了深度融合,以方便开发商并降低开发成本和大幅提高运维效率。由于架构不一样,IDV原始架构就有虚拟化,而TCI是在BIOS上的固件程序产生的技术,和PC类似没有虚拟化层,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需要很多研发和开发工作。后期的CPU和处理器会支持硬件的虚拟化,SR-IOV硬件技术更加稳定,从明年开始,对于新的处理器将从GVT-g转到SR-IOV技术来实现图像虚拟化,在性能和开发的容易度层面都会更加优越。
但曲景洋称,这个切换对于锐捷这样的厂商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原来的代码都是基于GVT-g去做的,现在要切换到12代的SR-IOV之后,整个实现的架构都需要做调整。但我们会看到切换过去之后,显示能力会有提升。这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英特尔的核显每一代都会提升;另一方面是在虚拟化技术从软变硬之后,它的开销也变小了。曲景洋表示,这使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显示能力提升是比较大的,虽然切换过程工作量比较大,但这件事是值得做的。
UCC在推广的时就推测疫情之后一定会有增量需求。因为过于依赖网络,突然断网或服务器宕机是非常不可接受的。
超能云终端的概念是云端管理、本地计算,可以离线工作——即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工作且稳定的工作,所以它的需求一定是增长的。现在很多企业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总是有一些风险性,离线工作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曲景洋分析UCC技术出现原因:第一可靠性,VDI整个结构是由服务端、中间网络加终端三个组件构成的。这三个组件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就无法使用,用户就会丢失桌面,这对用户来说是三倍的风险。因为在使用PC的时候,一位用户的PC坏了也不会影响其他用户。但对于VDI来说会有这样的风险,如果服务器宕机会影响一堆人,如果网络出问题又会影响一堆人。用户比较担心的不是网络的好与坏,而是其中的风险。这些风险不是所有场景下用户都可以接受,甚至在有些场景下根本接受不了,毕竟千兆的桌面还是会宕机的。
第二是算力和性能。因为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出来的算力和显示能力,相较于当下比较便宜的PC性能和能力还是差距很大,就是它的算力更强。第三是兼容性,这一直是VDI特别头疼的事。因要花很长时间去适配,很多场景就不敢用。导致相当一部分用户选择UCC方案取代PC,而不是VDI。如今的UCC从算力和使用习惯上来说是完全没有门槛,UCC和VDI不是一类用户,UCC取代了一部分PC用户,很多新院区、新校区、新园区在做预算的时候就已经不考虑PC了。郭威举例强调: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后,每个产线工位上都要放台电脑,这样就把UCC技术给用进去了。曲景洋也补充:工业是特别典型的场景,IDV都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采用TCI,无需适配放上去直接用,且高实时要求使得每条产线都需要做定制。
UCC会根据每一个行业的应用去做一些软硬件配置,比如在工业、金融和教育上用的差别就会很大。曲景洋认为UCC是英特尔向外跨的很重要的一步,怎么把芯片用好,UCC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UCC能利用芯片里面的一些特性,而有一些特性可能我们在PC上是永远都不会用的,但是在云的部分是有很大作用的。之前是寄望于厂商去做,当然我们也会一起做,但是我们发现还有更多的厂商也想要,所以英特尔做了这个Demo,做了它的设计示范,之后就让这件事变得简单了。
英特尔本身是一家芯片供应商,除了芯片,也做很多底层软件组件。结合这两种,客户根据每一个行业的需求,不仅可以只装一台PC,还可以装一个Windows,或者针对行业需求做出一个计算终端,安装上这个软件,满足行业需求。所以UCC会是一个跟商用PC平行的概念,甚至有的时候UCC就是商用PC下一个状态。这种是一个比较线性的演进,它不会特别颠覆用户的使用习惯,又能够保留PC的一些好处,如兼容性、性能好而带来一些额外的运维、便携等。这是UCC还有涨头的原因,因为可能未来商用PC有一大半都是UCC,这个很正常。特别是在中国,这个趋势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