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治理请来了新帮手——人工智能。近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过引入旷视万象实现了对垃圾站点智能管理,让垃圾分类工作更透明、高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与居民生活满意度。
2020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以加强对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价,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和治理能力,《标准》要求各地将《标准》纳入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于市容环境专项检查、第三方评价和群众满意度评价等工作,确保《标准》与各项城市管理业务深度融合。积极组织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春季、秋季市容环境大扫除活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共同创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标准》的下发引导各地将垃圾治理与社区治理协同管理。
位于宝山区的大场镇是上海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目前辖区内约150个小区分别设立2到5个垃圾投放点,共计约500个垃圾投放点。截止去年年底,这些垃圾投放点位已全面完成高清网络视频监控覆盖,以监督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但当前视频监控只采用局域网模式在各小区监控室用于实时视频浏览、录像回放,管理通常有一定滞后性,且未对所有垃圾投放点视频进行统一汇聚。
为实现垃圾分类治理及人员管理高效化,旷视根据宝山区大场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提出的垃圾分类点智能监测需求,提供了集成行业领先算法的管理平台“万象”。通过人脸识别、动作识别、物体识别等智能算法,系统能够对垃圾桶摆放数量和位置、垃圾满溢、非投放时间与区域乱丢垃圾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完成志愿者考勤,对于识别到的管理问题,系统会生成报警信息,推送至第三方业务系统人工审核后,再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现场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实现志愿者、物业部门、城管等部门联动,实时调度,快速处理事件。
采用旷视万象平台,宝山区大场镇将对辖区内垃圾分类管理的重点部位与区域进行7*24全时段监控和识别,由传统被动、粗放、迟缓的管理方式转向自动、精准、高效的管理方式,通过“人过留痕、事过留迹、‘智’管全局”,大幅提升垃圾源头治理效率,并带动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