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工智能

施耐德电气丁晓红:“半导体行业的数据采集已经成熟, AI应用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来源:大半导体产业网    2025-09-26
施耐德电气已将AI技术应用于视觉识别、预测分析、设备控制、工艺优化、能效优化、操作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业的具体场景。

当前,AI正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落地,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在工业领域,AI是推动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变量,也是赋能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施耐德电气认为,发挥AI技术价值的关键,在于推动AI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在2025工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丁晓红向《半导体制造》表示,“半导体行业数据采集已经非常成熟, AI应用是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们正针对一些客户开展AI应用相关尝试——这些客户已经部署了SCADA系统和相关数据平台。但数据采集完成后,他们普遍会面临‘采了之后的数据怎么用?’这一核心问题。”

在丁晓红看来,其实在半导体行业有很多潜在的AI技术应用场景,比如能源优化、设备优化等。另外,半导体行业对安全的要求也比较高,施耐德电气也在尝试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去提升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半导体行业在数据采集方面具有优势,所以未来AI的应用是一个必选项。我们也希望未来与客户和伙伴共研共创,推动实现‘数据采了以后能用起来’这个目标。”

谈及AI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丁晓红介绍,目前施耐德电气有一个正在落地的具体案例。“我们为客户打造了一套工厂能源管理系统,这套系统除了实现常规的报表生成数据采集功能以外,还通过 AI技术构建了节能解决方案,重点监控非生产区的空调运行状态来适度节能,通过 AI 技术做了协同优化的初步尝试。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执行当中,并且初见成效。用户端已经逐渐有几个子系统上线,根据客户反馈,实际节能效果正按照我们预期的目标稳步推进。这是我们在半导体行业非常具体的、正在落地的实践。”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已将AI技术应用于视觉识别、预测分析、设备控制、工艺优化、能效优化、操作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业的具体场景。2025工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以“了不起的未来工业”为主题,展示了AI等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产业全价值链的创新成果与应用实践。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创新,并携手本土伙伴,探索将AI技术深度融入更多垂直工业场景,协同产业迈向未来工业。

丁晓红表示:“未来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一进程既需要前沿技术的持续创新,更依赖能力集成、智能融合、跨界协同的新生态。施耐德电气不仅致力于为产业价值链全场景提供创新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更将以开放自动化理念为核心,借助AI等数字化技术赋能构建工业新生态,助力中国工业实现提质增效与绿色低碳转型,为未来工业开创更多可能。”

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工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高端消费电子等一系列闪耀全球的“创新名片”背后,离不开中国工业持续创新与深厚积累的坚实支撑。这种蓬勃的发展势头,正激励广大工业企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AI 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入产业智能化升级,成为推动工业变革的核心动能。施耐德电气积极布局前沿新技术,精准对接本土市场用户需求,推出多款创新产品与配套解决方案。

在开放自动化领域,施耐德电气软件定义的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持续迭代升级,新推出的V25.0版本新增多项更新功能点。同时,工博会还展出了即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数字控制器Modicon M590d,集高性能计算能力、工业级可靠性和便捷的工程化体验于一体,是工业边缘计算和数字化转型的理想选择;在本土产品创新方面,立足本土企业需求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全新一代机器运动控制黄金四件套解决方案,涵盖Harmony ET5人机界面、Altivar 305通用型变频器、Modicon M310M运动控制器以及Lexium18ME伺服驱动与BEH18伺服电机,灵活适配物流、包装、锂电等多行业的运动控制场景。除了“黄金四件套”,施耐德电气今年还推出了多款本土研发产品,包括Harmony XA2A 按钮、运动控制器Modicon TM3 EtherCAT总线耦合器、低压变频器Altivar 610扩功率等,全面支持中国工业转型;在全球化产品创新方面,全新一代Modicon Edge I/O NTS分布式IP20 I/O系统以其丰富的模块组合和多种总线通讯协议支持,满足了客户对工业I/O应用在性能提升、效率优化及安全可靠等方面的高阶需求。此外,Altivar ATS430ATS490软起动器系列具备灵活易用、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等特点,为工业设备的启动和运行提供了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施耐德电气将AI技术融入产品、生产运营和服务当中,并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工业AI优化方案,涵盖水厂加药曝气优化控制与公用工程冷站、空压站优化等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