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PV·LED·FPD

SEMI先进N型太阳电池技术与标准论坛圆满举办

来源:SEMI中国    2025-05-19
由SEMI中国主办,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及赞助,北方华创,通威集团和安徽省先进光伏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赞助的SEMI先进N型太阳电池技术与标准论坛于5月15日在安徽宣城世纪缘国际酒店顺利召开。共有12位来自光伏产业的领先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讲师亲临现场做报告分享,产业界超180余位观众参加了本次大会。

SEMI中国主办,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及赞助,北方华创,通威集团和安徽省先进光伏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赞助的SEMI先进N型太阳电池技术与标准论坛于515日在安徽宣城世纪缘国际酒店顺利召开。共有12位来自光伏产业的领先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讲师亲临现场做报告分享,产业界超180余位观众参加了本次大会。

论坛开场,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兼CEO徐晓华致欢迎词。他回顾了光伏技术从多晶硅时代到PERC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第三阶段,即TOPCon、HJT、BC等多条N型技术路线并存演进的格局。

华晟新能源首席科学家王文静以《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核心技术问题》为题,系统阐述了异质结技术在效率、成本与产业链协同方面的最新突破。他指出,通过在双面微晶异质结结构基础上的工艺优化,如网板升级、银铜浆料替代、无主栅(0BB)技术以及CVD/PVD材料迭代,电池效率已突破26%。他从电池、组件、产业链三个方面介绍了降本提效的措施,同时也谈到HJT电池可靠性问题应该越来越引起公众注意。

东方日升新能源,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杨伯川探讨了《异质结金属化技术以材料创新驱动效率与成本的“双突围”》,不仅总结了过去东方日升对异质结行业的贡献,谈及迈向100GW产业化之路的三大要素,也剖析了伏曦产品量产现况。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技术部部长龙巍就《面向780W的硅异质结电池组件路线图》展开了演讲。龙博士从THC(异质结)高效组件的三大核心创新优势展开分享,阐述了将在2025年实施的780W+ HJT和THL模块的路线图。同时,通威独有的0BB模块技术,也将使THC具有卓越的可靠性和户外性能,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他呼吁业界应保持乐观,并认为HJT未来可能会在光伏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用产品技术专家高祺给现场听众带来了《N型光伏组件技术解析:先进测量技术与电气性能参数深度分析》。他提到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HJT、TOPCon、xBC、钙钛矿及其叠层电池技术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或开始产业化。新型光伏组件在性能测量上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如迟滞效应、响应时间差异、亚稳态效应及光谱失配问题。这些技术难点对功率与性能参数的精准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TÜV莱茵通过采用先进高精度测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测量难题,为光伏制造商提供支持,帮助优化设计和改进工艺,同时提升组件一致性与性能表现。

江西汉可泛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宾分享了《用于HJTHoFCVD(热丝CVD)量产装备研发进展》。首先是汉可公司和产品的介绍,然后黄总继续介绍了量产型HoFCVD设备情况,并且指出了基于HoFCVD的新应用开发,成果应该是目前最优膜层组合,最后也阐述了基于HoFCVDHJT电池路线。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这次的分享主题是《一道新能TOPCon5.0技术创新与进展》。他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第一视角,全面阐述了TOPCon为什么成为主流技术,他指出TOPCon电池占比71.1%,已经成为N型电池的主流, 实现了从P型到N型的迭代。宋博士说明了一道新能TOPCon1.0到5.0技术的持续迭代,将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五大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抗UVID衰减和高效率的突破,为一道新能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宋博士也介绍了一道新能技术的”一主三翼”:TOPCon支撑DBC、TSiP、SFOS,一道新能已经全面布局行业前瞻的技术路线。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 研发副总裁许涛博士就《TOPCON技术效率与性能提升的技术路径探讨》为题进行演讲。他分析了TOPCon技术原理及效率提升,同时讲述了UVID失效机理和电池腐蚀失效机理,并提供了改善方案。最后指出在不断推高TOPCon电池效率与组件功率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发电以及长期可靠性,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发电高可靠的组件,为客户真正创造价值。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廖宝臣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一代TOPCon电池设备技术最新进展》。他从光伏电池技术发展近况与趋势着手分别讲述了TOPCon/TBC 之 LPCVD,PECVD p-Poly以及ALD的产品技术进展。他同时指出了半片设备的进展及发展方向,最后指出边缘钝化设备技术的突破与进展。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TO郑京博士的演讲《TOPCon 电池技术迭代下的浆料解决方案与发展脉络》,主要围绕TOPCon 浆料的发展趋势,Topcon工艺优化影响等方面展开。同时从Perc 接触机理及LECO接触机理的方向分别介绍浆料的开发思路。他还运用一些详细全面的的浆料测试结果为降本浆料及银替代浆料进行了完整的对比阐述,也分享了未来浆料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王乐博士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N型电池在光伏应用项目中的差异化分析》主题演讲,从双面率、低辐照性能、温度系数、入射光角度响应四个方面分析了TOPCon电池与BC电池差异,鞭辟入里地指出:TOPCon组件在双面率和低辐照性能上的表现都明显优于BC组件,在入射光角度响应(IAM)方面的表现与BC产品无明显差异。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陈剑辉为大家带来了《太阳电池新型钝化接触技术》的演讲。陈教授不仅介绍了河北大学,也介绍了自己的相关经历。还有一些陈教授在先进钝化技术实验室中的光伏电池钝化新机理、光电节能机理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内容。另外,陈教授也分享了产业化光伏技术路线以及钝化缺陷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叶继春慷慨激昂地讲述《TOPCon电池技术原始创新驱动光伏高质量发展》。其中讲到原始创新推动了电池效率的提升:从PERC电池到TOPCon电池,效率(产业自测效率)从~24%提升至26.5%;另外,TOPCon结构,即SiOx/poly的发明与再发现,推动了晶体硅太阳电池主流技术的更替。同时,从TOPCon技术发展脉络的角度,叶教授还谈及了TOPCon技术发展方向及困境。最后,叶教授表示欧美光伏产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原始创新,中国光伏产品仍有可能遇到专利诉讼。例如,无主栅(SmartWire)、ALD边缘钝化。因此,只有加强原始创新,从材料端、结构端入手,才有望突破欧美的专利壁垒。坚持原始创新、尊重原始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开发技术先进、效率增益、具有特色的产品,应该是行业逐步走出困境,维持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