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PV·LED·FPD

SEMI新型光伏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来源:SEMI中国    2024-05-20
由SEMI中国主办,河北大学,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承办,英利能源、索比光伏网、保定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一道新能源、SEMILAB、北方华创赞助的SEMI新型光伏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于5月17日在河北大学顺利召开。

由SEMI中国主办,河北大学,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承办,英利能源、索比光伏网、保定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一道新能源、SEMILAB、北方华创赞助的SEMI新型光伏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于5月17日在河北大学顺利召开。共有14位来自光伏产业的高校、领先企业及研究机构的讲师亲临现场做报告分享,产业界超230余位观众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伊始,由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先生以及保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贵宝先生致欢迎词,对现场观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就《N型光伏技术发展与趋势展望》展开了演讲。沈教授从PERC电池发展及现状,TOPCon电池技术及发展,SHJ电池及xBC电池的技术及发展展开分享,阐述了双碳目标下指引下的光伏产业蓬勃生机,n型转型驱动下的光伏技术如虎添翼,产能过趋势下的光伏创新重中之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生忠教授探讨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放大制备研究》。刘生忠教授聚焦钙钛矿电池前沿所在,并简要介绍了钙钛矿电池的优点,钙钛矿大面积的现状和涂布技术的优势,钙钛矿电池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工程钝化带电缺陷,以及绿色水系前驱液助力高效钙钛矿光伏的两大挑战。报告内容深刻,深受在场听众的热烈响应。

河北大学陈剑辉教授深入剖析了《硅片、电池切口、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缺陷钝化新策略:钝化液提效技术》。该报告讲解从两部分展开,一是如何从异常钝化现象中发现了光伏领域的第三种钝化机理-可翻转界面态偶极子钝化,并建立了包括机理,本源,材料体系,器件应用在内的完整研究体系。针对光伏电池切割分片产生的边缘缺陷导致的效率下降问题,提出了"钝化液激光划片缺陷再钝化技术",并研发了适配生产线的钝化设备及量产方案。二是碳管材料的分散以及在硅电池中的应用,该团队突破了碳硅异质结电池的最高效率,并制备出大面积透明导电薄膜。报告受到了业界同仁及在场听众的热烈响应和广泛讨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石将建老师分享了《用于太阳能电池测量诊断的可调控瞬态光电技术》。太阳能材料和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领域。石老师指出太阳能电池大规模和多样化应用是全球趋势。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电池组件效率将会是科技研发的热点、产业竞争的高地。

苏州大学杨新波教授回顾了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在晶硅底电池、中间复合层、载流子传输层、宽带隙钙钛矿顶电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介绍了苏州大学光伏实验室在高效异质结底电池制备与优化、一步溶液法制备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结构、工业大绒面上溶液法沉积保型钙钛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高效、稳定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理想晶延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总监苏青峰围绕《PET边缘钝化技术助力光伏电池提效》展开演讲。电池切割会破坏电池边缘表面的界面特性,在新边缘表面将产生大量的悬挂键并形成复合中心(边缘复合),造成电池效率的损失。边缘钝化技术将助力半片电池提效,理想晶延成功开发了边缘钝化镀膜设备EPD,EPD设备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创新突破,针对侧面镀膜难、绕镀大、兼容性差、产能小等技术难点,研制出适应电池侧面镀膜低绕镀、高产能EPD设备,适配电池印刷线产能工艺节拍。通过对半片电池侧切面提供有效边缘钝化,显著提升了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组件提效达到3W+。理想晶延EPD设备已批量出货,电池提效、设备产能和自动化匹配等技术指标已在客户现场得到验证。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解析了《TOPCon技术从元年到主流为什么创造发展最快的奇迹?》。他从光伏技术迭代的第一性原理的视角,以及TOPCon电池高效率、高性价比、低的度电成本特点,全面阐述了N型TOPCon技术在短短的三年就替代了P型PERC技术成为光伏市场主流技术。一道新能是我国N型技术的引领者,连续三次打破大面积TOPCon电池世界效率记录,量产电池平均效率达到了26.55%,为推动中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钟大龙通过探讨《光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几点初浅思考》提出,我国光伏技术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迈向高比例光伏的新时代已然开启。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光伏产业对于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光伏发电的发展情况;围绕光伏发电产业链总结分析了光伏电池和组件技术、多样化光伏应用技术(例如海上光伏、BIPV、光储氢融合发展等新兴场景)、智慧光伏场站运营技术及光伏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并就光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三点思考:(1)光伏制造业、政府和电力企业和电网合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护航高效发展,拓宽发展通道;(2)技术引领全光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发展高效率晶硅电池及叠层电池技术可有效保障我国光伏龙头地位,高质量发展呼唤多场景应用技术及多元融合发展,健康发展需要绿色产业链技术;(3)标准化工作在助力光伏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不可或缺,构建多层次相互配合的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健全行业标准与规范体系。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叶继春带来了《TOPCon技术发展现状及效率潜力展望》的演讲。他指出TOPCon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主流技术,以其优异的性价比占据n型电池的绝对地位。TOPCon技术提升潜力大基于基础TOPCon还有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提效技术还有较好储备,双面Poly背结电池能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27%,TBC电池效率有望提升到~28%。双面poly背结电池的导入条件:配套工艺成熟、良率提升、效率能与基础TOPCon拉开( n区复合,p区复合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p区)。

中国科学院大学刘丰珍教授报告了高性能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及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并对包括无铟氧化锡基TCO在内的低成本技术进行了探讨。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研发经理郑炯就《高效光伏组件超轻薄结构设计及非对称电路设计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他对行业首款超薄轻量化光伏组件进行深度解析。为满足产品多场景应用需求, 超轻薄设计采用28mm边框匹配1.6mm双层超薄玻璃及小连接器优化设计,突破了行业30mm边框的厚度限制,实现组件减重20%。该产品已通过PID、湿热、热循环、防火等全面严苛的加严可靠性测试,能够抵抗6000Pa雪载和4000Pa风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矽美科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聪阐述了《SEMI PV2标准促进光伏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上一个台阶》。SEMI PV2自动化标准对于光伏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为设备厂商和光伏工厂带来绿色制造和节本增效的利益,而且有助于整个行业在统一数据格式和通讯接口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共同研发更多高价值的技术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子佳围绕《全尺寸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工业化制备面临的挑战》发表演讲。他指出得益于TOPCon底电池热稳定性优异,在原有工艺上增加ITO:H层,作为复合结同时提高高效氢钝化,实现高Voc的TOPCon底电池,未来有望与HJT实现相当的效率。在TOPCon底电池的n面沉积钙钛矿难度更低,在制备硅片尺寸叠层电池更具优势,具有工业化生产潜力。未来叠加双面TOPCon新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Voc、双面率以及减少银浆用料。

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翼飞在《光伏绿色建材(BIPV)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技术与应用》的演讲中提到,国内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绿色发展再添新动力。他从BIPV建筑外表皮全覆盖解决方案、产品特性、光学性能、安全性能等领域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体现了光伏技术在公共设施、交通、农业等领域的渗透和应用。

0